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今年,我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20万元,其中机械化深松试点资金使用130.2814万元,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1389.7186万元。目前,深松作业补助和农机补贴资金1420元全部打入深松作业人员和购机者一卡通账户,剩余100万元资金财政正在发放中。全年共发放农机具《农机购置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》1617份,补贴各类机具1672台(套),其中拖拉机640台,自走式收获机械19台,耕整地机械287台,种植施肥机械587台,其它各类机具139台(套)。受益户1178户。在工作中,做到明确三个重点、抓好三个环节,严肃三项纪律。
(一)明确三个重点。一是重点补贴农机合作社、农机大户、家庭农场。今年,合作社、专业大户享受补贴资金270多万元,占资金总额的1/3。二是重点补贴甜菜类机械和牧草收获机械。实行敞口补贴、凡购即补的原则,共补贴甜菜移栽机11台;牧草割草机、搂草机29台(套),补贴资金30多万元。三是重点补贴160马力以上大型动力机械和深松作业机具。截至目前,全县16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新增7台,新增深松机具34台(套)。
(二)抓好三个环节。针对今年补贴政策调整幅度大、补贴系统启动较晚等情况:一是做好补贴申请登记。做好提前购机人员的信息登记工作,并按报名顺序梳理建档,自治区补贴系统启动后,按顺序将购机信息录入补贴系统,使补贴工作更加公平、科学、有序的进行。二是严格执行工作流程。针对“开放购机、持据申请、购补脱钩、简化办理和定额+比例、县级结算、直补到卡(户)”的做法,我们在补贴工作的具体操作中,对每一台机具都做到从接受农民申请、资格确认、张榜公示、确定补贴对象、补贴信息系统录入、发放补贴指标通知书、建立补贴工作档案等环节,严格按照补贴操作流程做到一个步骤不少,一个环节不缺,一个程序不减,公开透明,阳光操作。三是补贴机具抽查。根据市局文件精神,我局成立了两个抽查核实小组,入驻经销企业,负责对全县补贴机具的抽查核实。在核实中把以往的“见人”、“见机”、“见票”、“人机合影”、“签字确认”、砸制县内编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,作为抽查核实的重要抓手,同时对重点机具采取入户核实的办法。
(三)严肃三项纪律。一是严格按照我县政府办下发了《林西县2016年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》的要求,从报名到抽查,每个环节都不缺项落项,严格按照补贴流程开展工作。二是做好宣传、公示工作,做到补贴工作全程公开公正公平。截至目前,已发放补贴宣传手册500本、补贴宣传单1500多份。三是严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,尊重购机户自主选择权,尊重销售企业自主经营权,做到中立超脱。
二、存在困难和问题
(一)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困难和问题
1、农户对深松机械无省补意见较大。受深松整地项目的引导,农户购置新型、大型深松机具积极性比较高,但是由于今年政策调整,深松机补贴机具无省补,导致补贴总额出现“腰斩”,群众对此意见较大。
2、部分生产企业机具录入错误。今年系统做了大幅调整,农机部门不在机具信息录入上进行详细分类,只需录入编号和生产企业,就能自动弹出补贴机具品目、型号和补贴金额。但是由于企业疏忽,造成同类不同品目机具录入错误,出现张冠李戴的问题,造成同类产品补贴金额参差不齐。
3、补贴系统仍需完善。今年补贴系统的调整给信息录入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,但是有时因企业不能及时或错误录入机具信息,造成前期购机者个人信息录入无效的问题。
4、补贴受益对象是否为财政供养人员甄别困难。按照自治区实施方案要求,申请补贴人员需带齐身份证、机具信息单、发票、一卡通等,但是仅凭这些证票或口头咨询,我们根本不能甄别其是否为财政供养人员,况且现在户口本已不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进行区分。
三、工作建议
1、建议规范农机生产企业对自家补贴产品的信息录入工作,从严把关,尽可能减少失误率。
2、建议完善补贴管理系统。为避免因机具编号录入错误而造成的购机者信息录入无效的问题,建议在个人信息录入后增设暂存程序,提高信息录入工作效率,减少因生产企业录入失误而造成的“无用功”。
3、建议自治区恢复对保护性耕作机具特别是深松机械的省补。
4、建议自治区加大对生产企业铭牌、合格证管理的力度,从生产企业管理入手。
5、建议自治区对经销企业的库存国二车延长销售时间,以保护经销企业和购机户的利益。
6、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,建议自治区对设施农业机械加大补贴力度。